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水平、核心制造能力、核心试验检测 国内领创者

百年重水 世界品牌

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恒顺机器厂”,始建于1895年,现隶属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水力发电设备的企业,从1938年生产水轮机开始,已向欧美、东南亚、中亚、南美、非洲等全球60多个国家提供7000多台套机组。

公司具备完善的研发、制造、试验检测和服务体系,获得了中国CQC和英国劳氏LRQI质量体系认证以及CNAS实验认可,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三叶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创造了“中国第一台水轮机”、“中国第一台灯泡贯流式机组”、“亚洲第一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中国第一大立式金属蜗壳闭式混流泵”等多个第一,并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中小型水利水电成套设备集成服务商。

核心产品和业务:设计、开发、制造、安装及维护维修各类成套水利水电设备,具有工程总承包和工业服务系统集成能力,提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完整解决方案。


领先行业的科技研发水平

专利技术

发明专利

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

产品销往全球

成立周年

高精尖装备

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秉承“求是创新、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围绕“5431”发展战略 持续推进五大优化、持续建设四大能力、加速实现三个转型,打造“百年重水、世界品牌”

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
融入新发展格局,以“4321”发展战略为引领

核心价值观

求是创新、诚信共赢

持续推进“四大优化

产品结构优化

人力资源结构优化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

供应链体系优化

持续建设“三大能力

研发能力建设

营销能力建设

制造能力建设

加速推进“两个转型”

实现由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向工业服务和机电总包两个服务转型

愿景

百年重水、世界品牌

企业资质

国家 二级企业

四川省著名南标证书

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

专 精 特 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重庆市智能工厂

中国驰名商标

重庆市数字化车间

发展历程

1985年

周仲宣先生于湖北汉阳创建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前身“周恒顺制造机器厂”。

1905年

 正式更名“周恒顺机器厂”,完成手工作坊向机器化生产的跨越。

1907年

制造中国首台蒸汽抽水机及“顺风号”小火轮(搭载自研80匹马力蒸汽机),标志动力机械自主化突破。

1914年

仿制成功30匹马力煤气机,燃料适应性广(白煤、木柴等),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行销中西部多省。

1938年

抗战时期迁来重庆。公司前身之一,内迁重庆的“上海机器厂”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国产金属水轮机,安装在乌江流域上。之后又研制成功两台200马力(147.2千瓦)法兰西式水轮机,分别装于青海西宁电厂和四川万县让渡水电站。此型号至重庆解放,先后共生产了17台。

1939年

“周恒顺机器厂”与民生公司合资成立“恒顺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迁至重庆李家沱。

1950年

10月12日,上海机器厂完成1400马力(1030.4千瓦)混流式水轮机两部(上海厂设计、上海、顺昌、新民三家共同制造)。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马力最大的水轮机。 1951年获西南首届工业展览会一等奖。

1952年

恒顺机器厂”、“洪发利机器厂”“协昌机器厂”合并为公私合营“西南206厂”,隶属于西南工业部。

1953年

 “上海机器厂”并入206厂,并改为国营企业。同年更名为“重庆柴油机厂”,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7年

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命名为“重庆水轮机厂”,成为国家定点生产中小型水力发电设备的骨干企业,隶属于重庆市机械工业局。

1959年

公司划归重庆市机电局。

1960年

公司水轮发电机组销往蒙古,实现了公司产品第一次出口。 

1961年

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轴伸贯流式水轮机。

1962年

公司划归四川省机械工业厅。

1966年

公司制造出500千瓦水轮机,水头高615米,为开发高水头水力资源提供了经验。

1971年

公司又复归重庆市机械工业局领导。首次成功为云南绿水河电站设计制造出全国第一台HL006—LT—140   型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单机容量为15000千瓦,水头315米。为当时国内最高水头立轴混流式机组。

1972年

成功研制了容量为1.6MW的四川江津五福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是我国第一台灯泡贯流式机组。 

1978年

SKQ-2型数控切割机、TFW—400调压阀阀替调压井、“901”3号机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614高扬程水轮泵、φ3M大型牙轮钻床获1978年“四川省科学大会奖”。614M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研究SKQ2型数控气割机获1978年“重庆市科学大会奖”。

1978年

 φ3M大型牙轮钻机制造获1979年“四川省科学大会奖”。

1980年

成功研制了四川阿坝汶川草坡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是当时我国单机容量和转轮直径最大的立式双喷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ZD560~LH—180型水轮机、SF125~24/2600型水轮发电机荣获“国家机电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2年

重庆水轮机厂、重庆电机厂等参加制造的水轮发电机组首次销往南美,第一批22台机组启运秘鲁;公司为云南西洱河电站设计制造出全国第一台允许飞逸20分种的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2.5万千瓦。

1984年

ZD560—LH—180型水轮机、SF1250—24/600型水轮发电机组荣获“国家机电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水轮机转轮叶片抗磨抗蚀研究》《我国水电能源开发前景探讨》获1984年“国家机械部科技成果3等奖”。

1987年

公司完成出口美国新墨西哥州纳瓦河电站两台单机容量1.5万千瓦, 立轴式水轮发电机的制造任务。该机由计算机遥控,设二氧化碳灭火装置,首次采用13.8KV  级圈式线圈,是全国出口美国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创汇100万美元。

1989年

成功研制了容量为15MW、转轮直径5.5m的重庆铜梁安居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是当时我国转轮直径及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式机组,获得了“国家级新产品” 荣誉;弹性橡胶垫推力轴承获1989年“国家机械部科技成果3等奖”。1990年  成功研制了容量为15MW,水头1022m的广西天湖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是中国企业研发的第一台千米级以上水头的水轮发电机组,是当时亚洲最高水头电站,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荣誉。

1992年

公司生产的全国最大灯炮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第一号机组在四川省铜梁县安居水电站投入运行。

1993年

成功研制了容量为120MW的云南漫湾田坝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公司跨入国家大型水力发电机组制造行列。 

1998年

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隶属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

2001年

首次承接了巴基斯坦Juglot Gah Phase-I、Juglot Gah Phase-II两个机电总包项目。 

2004年

成功研制了容量为35MW的云南阿鸠田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是当时国产单机容量最大的冲击式机组。

2004年

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公司建立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产业化基地。

2008年

公司划入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控股的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上市(02722.HK)。

2009年

公司产品直接出口到意大利,首次直接出口欧洲市场。

2010年

成功研制了容量为26MW、水头1209.6m的四川昭觉苏巴姑电站水轮发电机组,为亚洲最高水头冲击式机组。研制的“跨座式轻轨PC梁铸钢支座”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5年

首次承接了老挝南椰2A/2B两个EPC工程总包项目。 

2015年

成功研制了容量为43MW、水头1092m的云南南极洛河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是我国首个完全国产化的单机容量最大的千米级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

2015年

公司“三叶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2016年

公司技术中心被重庆市科委命名为“重庆市水力发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7年6月

17年6月,公司整体环保搬迁至重庆江津珞璜国家级工业园。占地面积约466亩,建有结构件、机加、电工、装配四大联合厂房以及科研综合楼、大型电动机检测中心、理化计量中心、绝缘材料试验室。拥有500余台大型数控设备及各类加工设备,工厂整体工艺水平、装备能力、核心制造能力、核心试验检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7年

成功研发了国内最大的立轴金属蜗壳闭式混流泵,并成功进入印度市场。

2018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公司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2020年

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立轴金属蜗壳闭式混流泵组”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鉴定。

2020年

公司承担的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超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项目以高分通过国家验收。

2021年

公司承担的重庆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重大主题专项:“基于全生命周期数据的超高水头冲击式发电机组智能预警与诊断系统”项目通过市科技局验收。

2022年

公司牵头承担的“大型金属蜗壳闭式混流泵及同步电动机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过重庆市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点项目验收。

合作伙伴

200

+

合作客户

150

+

国内客户

50

+

国际市场